海大动态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518-82125928
- E-mail:bwg@haidacm.com
- 公司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海连东路2号振兴大厦2层
砚台收藏主要以“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澄泥砚和洮河砚为主。其中又以下岩且有名人落款的砚台价值为高,可售万元以上。
藏友们鉴定可以运用六诀:
一为看端砚的颜色(紫、白,青、绿等)来认定;
二为观石质是否细润、坚实;
三为上手时感觉,端砚为沉积岩轻重适中,上手时有滋润之感,若感到太轻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觉,均有伪品之嫌;
四为听声,端砚叩之声音较小且闷哑,不像其他石砚叩之声音带脆带响;
五为用指按,只要按1秒钟,端砚上就会有“水汽”形成的手指痕迹;
六为呵气:朝近处的端砚呵一口气,砚上就会凝聚一薄水层,用指一抹可见凝聚的水多寡。如果符合上述六点的端石砚的色、质、性,那就是真品;反之为劣、伪品。
若上述五、六两点性能越强,那端砚就越优越。
此外,一些优质的端砚还有天然生长的如鸟兽眼睛状的“石核”,被称为石眼。端砚石眼呈翠绿、黄绿、米黄、黄白或粉绿等色,大小不一,3至5毫米不等,个别大于7至10毫米。端砚石眼也是形态各异。如果从形态分,一般以其形似而名其石,且又多以鸟兽类眼来定名。如万历《肇庆府志》载,眼之品有六,名鸲鹆眼、鹦哥眼、雀儿眼、鸡公眼、猫儿眼、绿豆眼。如果从神态区分,则有所谓瞎眼、怒眼、死眼、活眼、泪眼、翳眼等。如果从眼的生长位置来分,还有所谓高眼、低眼和底眼等。明学士刘定之认为,活眼胜泪眼、泪眼胜死眼。活眼圆明层晕,或晕为一点间色而已;又认为上眼胜中眼、中眼胜下眼。上眼在砚池上,墨不及;中眼墨所及,下眼在池底。对于初涉文房四宝的收藏者来说,这些知识都比较复杂,需要下一番功夫学习才行。
端砚分类包括以下:
一、老坑又称水岩、皇岩(价格最贵)。老坑砚石质地为端砚众坑之冠,被视为“砚中至宝”。石质细嫩、滋润,叩之木声,有“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之优点,硬度为肖氏40--60。砚石呈紫蓝带青色;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冰纹、火捺、金银线、翡翠以及石眼等;
二、坑仔岩,又名康子岩。坑仔岩砚石质优、细腻坚实、滋润、青紫带红;硬度为肖氏40—60,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尤以石眼多称着。
三、麻子坑。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娇嫩、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0—60,石色青紫略带蓝,佳石中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以及石眼等,其中石眼碧绿。
四、宋坑。主要有浦田青花、榄坑、盘古坑、陈坑、伍坑、东岗坑、前村坑、蕉园坑等,因均开采于宋代,故统称宋坑,宋坑砚石色泽紫如猪肝,凝重浑厚;硬度为肖氏40—60,优质的砚石细润,有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等石品。
五、梅花坑。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色苍灰白微带青黄色,硬度为肖氏40—60,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似宋坑,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等名坑相比略为粗糙。仍不失为端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
六、绿端。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硬度为肖氏45—63,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
七、宣德岩砚。其石色以猪肝色为基调,略带紫蓝、苍灰,石质也较细腻,幼嫩,仅次于坑仔岩和麻子坑,宣德岩之佳石与麻子坑、坑仔岩砚石不相伯仲。但宣德岩砚石多断脉。较难采,佳石亦不多,故目前基本上停止开采。
八、古塔岩。古塔岩石色凝重,紫色稍带赤,有些部位带紫红,或玫瑰红,色彩有变化,不单调,且看上去油润生辉;石质娇嫩、坚实、滋润;间中会发现石眼,并且有佳眼,但甚少有火捺、蕉叶白等。
九、白线岩。质优白线岩砚石多有白筋暗浮石面上,乍看有点象散碎的冰纹。
十、朝天岩。朝天岩砚石质地较细腻,砚石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
十一、冚罗蕉又名打木棉蕉。石质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5—65,发墨较慢,石色青灰色微带紫,有象芭蕉叶的平行纹理,又称杉木纹,另有天青、蕉叶白、碎冻、火捺等石品,偶有石眼、金银线。
十二、斧柯东。砚石呈紫褐色,石中的冻带黄色,石内有好多由浅色晕圈构成的大斑点,连体斑点和无定形斑点。
十三、白端就是白色的端砚。石质细腻、坚实,不发墨,常作批朱之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禁采,故白端石砚十分稀有。
好的端砚以其淳朴温润的特质令人爱不释手,对文房四宝爱好的人士到肇庆一定要到白石村走一走,收藏一块有缘的端砚带回家,把玩、收藏、使用都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在购买之前,一定要请懂的人介绍,学习相关知识,起码要对行情了解之后,多走几家看看,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端砚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