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大文化博物馆! 语言选择:简体 繁體
鉴赏知识您现在的位置:海大文化博物馆>鉴赏知识
  • 书画鉴定应加强科学取证

    可应用光学技术锁定书画作品特定点的微观形貌和物质成分数据进行有效备案,这是十分有效的防伪方法。当然,锁定并不等于保真,但却是取得作品唯一性的“铁证”。对于艺术品管理者而言,还应该将作者和作品锁定在...

    2020-02-26

  • 明永乐鲜红釉盘

    鲜红釉是以铜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焙烧成的红釉。最先宋代钧窑工人掌握这一规律并制成著名的钧窑红釉器。元代成功烧制出釉里红器,并开始试制红釉器,到明永乐年间,鲜红釉器正式烧成,其红釉大都艳丽而匀润...

    2020-02-26

  • 历代玉器文物作伪手法与鉴定

    历代玉器文物作伪手法与鉴定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古玉改作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玉大件,器形完整者凤毛麟角,于是作伪者便按原来器物的造型及纹饰改作成零星小件,或对残器进行补整,对容易暴露作伪之处的...

    2020-02-26

  • 书画作品的仿作

    仿本不一定拘拟于某一家的一件具体作品,往往是作伪者在熟悉和掌握某家的笔墨技巧和造型程式前提下,脱开原本,仿其风格而随意画成。有些虽依据原作,亦取其大意,不予照临。仿作较临摹本自然,少刻画痕迹,但也...

    2020-02-26

  • 金磁州窑张家造款白地黑花枕

    枕,俗称枕头,根据文物鉴定资料表明,最古老的枕是天然石块,以后为初步加工过的石块,并且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如木、玉、铜、竹、瓷等。在中国古代,数量最多的当属瓷枕了。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

    2020-02-26

  • 注意古籍插图形式,从内容上考察版本

    中国古籍中的插图按制作工艺划分,可以分成版画刻本、版画影印本、绘画石印本三类。唐、宋、元、明均为木刻版画,清代中期前也继承了古籍木刻版画的插图传统,但至清晚期出现了石印本,插图也开始出现了石刻版画...

    2020-02-26

  • 古画鉴定的任务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流传至今的数以万计,时间跨度上千年, 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然而,留存下来的古代绘画作品,情况十分复杂,其中真伪杂糅,优劣参差,有的真伪...

    2020-02-26

  • 牙雕的作伪与鉴定

    牙雕仿品主要有骨制品、料器、海象牙等。象牙材质的鉴定可从色泽、结构、花纹、质地等几方面入手。象牙的色泽即所谓象牙白 ,是一种天然的白色, 虽经时间磨砾而发黄,但经漂白后有油润洁白的光泽;骨制仿品一...

    2020-02-26

共有资讯 373 篇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 页  页次:34/47页  8篇/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