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大文化博物馆! 语言选择:简体 繁體
鉴赏知识您现在的位置:海大文化博物馆>鉴赏知识
  • 全面解读葡萄石
  • 时间:2020-03-05 来源:海大文化博物馆 点击:2124次
  • 葡萄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通常它们出现在火成岩的空洞中,有时在钟乳石上也可以见到它们。葡萄石 的颜色从浅绿到灰色之间,还有白、黄、红等色调的,但常见的为绿色。透明和半透明都有。 它们的形状有板状、片状、葡萄状、肾状、放射状或块状集合体等。质量好的葡萄石可作宝石,这种宝石被人们称为好望角祖母绿。


      矿物简介:


      英文名称:prehnite


      葡萄石矿物(岩石)名称:葡萄石。产于四川省泸州、乐山等地。该石色泽多呈绿色,石面上有一颗颗凸起的色块,状如葡萄,故名。葡萄石圆润光洁、晶莹可爱,以颗粒与底色对比明显、粒大形圆,呈浮雕状亦能构成图形者为佳。葡萄石有的由碎石磨圆后的粒状物经再次包裹石化而成;也有的是在成岩过程中由地层高温高压等地质作用,岩石内部物质置换凝聚而成。有的葡萄石上有一些构造纹理或裂缝穿插于葡萄颗粒间,状似朵朵梅花附生枝上的则被称为梅花石。




      我国的主要葡萄石:


      葡萄石,产于四川省泸州、乐山等地。该石色泽多呈绿色,石面上有一颗颗凸起的色块,状如葡萄,故名。葡萄石圆润光洁、晶莹可爱,以颗粒与底色对比明显、粒大形圆,呈浮雕状亦能构成图形者为佳。葡萄石有的由碎石磨圆后的粒状物经再次包裹石化而成;也有的是在成岩过程中由地层高温高压等地质作用,岩石内部物质置换凝聚而成。有的葡萄石上有一些构造纹理或裂缝穿插于葡萄颗粒间,状似朵朵梅花附生枝上的则被称为梅花石。


      泸州葡萄石,又叫绿粒石,产于泸州长江河段。属玄武岩,石质致密,细腻光滑,硬;多为次圆、椭圆形;呈灰、灰绿、淡绿及灰黑色。卵石表面的葡萄颗粒有浮雕状和平面状两种,一般颗粒色浅,底色深,构图清晰,颗粒稀密有致。尤其是绿色葡萄石,被称为绿珍珠,极具观赏价值。


      乐山葡萄石,主要产于大渡河和岷江流域,在乐山市境内的大渡河中和在乐山交汇的三江激流中也有分布,属一种高品位的含铜翠绿页岩。乐山葡萄石为颗粒状的石镶小圆石,是岩浆岩气孔被小块铜矿石充填而成,因颗粒的度高于包裹石质,水冲沙磨后颗粒凸现。其葡萄颗粒坚硬圆润,富含铜质,透着深浅不一的青绿颜色,格调优雅。


      葡萄石的鉴定依据


      优质的葡萄石会产生类似玻璃种翡翠一般的“荧光”,非常美丽,葡萄石的颜色有深绿-绿灰绿-绿 绿-黄绿黄绿-黄 无色等,偶见有灰色的。但总体来说绿色调为主的葡萄石 则其颜色必定带黄色或者灰色调,黄色调为主的葡萄石,则通常颜色比较亮却不鲜艳 带有灰色调,综合来说就是颜色不够纯。上好的葡萄石通常为集合体,深绿色。但一般来说,这种材料由于单晶体解理发育,所以很少有单晶体刻面型,比较少见。市面上常见的葡萄石大多为河北产的无色葡萄石。而且大多为集合体,经加工后非常类似无色翡翠。所以有些商人会把优质的葡萄石当做优质翡翠的替代品,请注意区别。葡萄石以内部洁净,颜色悦目,颗粒大且圆润饱满为价格评价标准。葡萄石近一两年来在国际上深受许多设计师的喜爱,尤其在台湾亦掀起一阵旋风,其主要原因是在许多具备类似翡翠外貌的天然宝石中,以葡萄石所拥有的条件最具优势。葡萄石通透细致的质地、优雅清淡的嫩绿色、含水欲滴的透明度,神似顶级冰种翡翠的外观,而且价格经济实惠。


      市面上,由于葡萄石比较少有,一般无知、或是存心欺骗的商人,会把绿石榴石当作葡萄石卖。不过,只要留心包裹体的问题,就可以简易地分辨出绿石榴石及葡萄石。绿石榴石一般都有丰富的条状、针状包裹体在内,多为绿碧茜或黑碧茜。而由于葡萄石是在相对低温的热水效应下生成的,因此,甚少会与高温生成的矿物共生,而且碧茜的生成温度相对较高,因此,理应不会与葡萄石共生。所以,只要观察一下包裹体的情况,就可分辨出葡萄石与绿石榴石的分别了。


      葡萄石,以黄绿色的最为高级,白色、无色的也受欢迎。由于产量少,一般价钱都比较贵。市场上,不少批发行都会把绿石榴称为葡萄石。


      葡萄石 prehnite – Ca2Al[AlSi3O10](OH)2斜方晶系,晶体多呈葡萄状、钟乳状及粒状集合体。透明至半透明,颜色由黄绿色、褐黄色、灰色、白色至无色的都有。多产生于蚀变的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火成岩中,是基性斜长石经热液蚀变的产物。




      如何选购葡萄石


      现在很多商人都把碧绿榴当作葡萄石,来欺骗消费者。下面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


      首先在颜色上,感觉它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葡萄石透光看会有隐隐的莹光,色泽也更润和略绿一筹。


      至于重量,也是一个明显的不同点。葡萄石比重为2.87,与水晶很接近,一条10MM的手链约为22-29-31克,同珠径的绿碧柳(绿石榴石)比重为3.4-3.6,重量应该超过34克,甚至达到38克。


      绿石榴(Demantoid),又称翠榴石、碧绿榴石,成份上是 Ca3Fe2(SiO4)3,因此又称为钙铁石榴石。硬度较低,只有6.5。特征为独有纤维角闪石(Byssolite),即是石棉纤维特性的包裹体,呈马尾状或是辐射装的排列。这是分辨绿石榴的重要根据,因为据记载,其它绿色的宝石都不会有如此的内含物。


      绿石榴功能如其它绿色晶石一样,对应心肺、循环系统,由于矿物成份比较复杂,力量也不弱。更传说有助财富的累积。


      葡萄石 prehnite – Ca2Al[AlSi3O10](OH)2斜方晶系,晶体多呈葡萄状、钟乳状及粒状集合体。透明至半透明,颜色由黄绿色、褐黄色、灰色、白色至无色的都有。多产生于蚀变的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火成岩中,是基性斜长石经热液蚀变的产物。


      由于葡萄石比较少有,一般无知、或是存心欺骗的商人,会把绿石榴石当作葡萄石卖。不过,只要留心包裹体的问题,就可以简易地分辨出绿石榴石及葡萄石。绿石榴石一般都有丰富的条状、针状包裹体在内,呈马尾状或辐射状排列,是为纤维角闪石。而由于葡萄石是在相对低温的热水融蚀效应下生成的,因此,葡萄石的结晶内甚少会有共生物。所以,只要观察一下包裹体的情况,就可分辨出葡萄石与绿石榴石的分别了。


      葡萄石,以黄绿色的最为高级,白色、无色的也受欢迎。由于产量少,一般价钱都比较贵。市场上,不少批发行都会把绿石榴称为葡萄石。


      在选购的过程中,大家别以为批发行的人就对水晶石认识很多,他们不过是商人而已,在人云亦云的情况下,只有高级数的零售才会分辨出晶石名称的真伪。以后,有人拿绿石榴来当葡萄石,你们就要小心了。



      

        葡萄石如何保养


      1、天然的晶石,难免会有冰裂和杂质,这也是天然晶石和人工晶石最大的区别,所以请勿以完美的眼光来审视天然水晶,否则将一无所获.


      2、注意清洗。一般可先用稀肥皂水或洗洁精浸泡一会,然后用清水冲洗15分钟。


      3、不要摆放在电磁波较强的地方,如电视、电脑、音响上。


      4、小心碰撞。水晶的脆性较大,与硬物碰撞易损坏,即使是水晶与水晶碰撞也不可。


      5、饰物不戴时,应单独包装放好,与其它饰物放一起,也应单独包好。


      6、晶簇是水晶母体,其自身能量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每天除下的饰物,可放在晶簇上,使其得到洁净和加能。有佛坛的,也可供放在坛上。


      7、有颜色的水晶,要尽量避免日光的长时间照射。


      8、不应戴着水晶洗澡。


      9、尽量不要用热水洗水晶,忽冷忽热容易损坏水晶。


      10、水晶饰物,特别是项链或手链,要注意丝绳有没有损坏或老化,多注意丝绳与接头相接的地方。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丝绳。


      11、避免酸碱物质的侵蚀。一般的酸碱物不易损坏水晶,但却较易损坏饰物的配件或镶嵌水晶的金属。


  • 关键词:全面解读,葡萄石
  • 上一篇:鸡血石鉴别方法   下一篇:田黄石外观特征以及如何防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