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大文化博物馆! 语言选择:简体 繁體
鉴赏知识您现在的位置:海大文化博物馆>鉴赏知识
  • 海大文化博物馆全面解析田黄石造假方面的鉴定技巧
  • 时间:2020-02-28 来源:海大文化博物馆 点击:2252次
  • 海大文化博物馆的资讯显示,田黄可谓是石中之王,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追捧,而“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三两金”等民间说法也使田黄的尊贵地位得到凸显,甚至让田黄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如今优质田黄早已以克论价,而一些料好、雕工出色的名家名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然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价格的逐年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田黄仿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藏的信心。田黄的造假方式越来越多,如何使其现出“原形”成为考验收藏者眼力的难题。



      

    冒充法

    该方法由来已久,主要用产于寿山一带的其他石种冒充田黄。这些石种的外观类似田黄,但其本身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鹿目格无“萝卜丝纹”而有“鸽眼砂”;溪蛋无“萝卜丝纹”和红格;牛蛋黄无“萝卜丝纹”且密度大。


    拼接法

    拼接法指将许多小块田黄(小于30g)拼接为大块田黄,并在拼接处以工艺手段掩盖其痕迹。这种拼接田黄的鉴别方法是:一是寻找接合缝。接合缝一般用胶黏合,放大观察可看到胶的存在,或用热针试之会冒白烟;二是内部的格纹特征。在强透射光下,可发现其内部的不同部分,红格和“萝卜丝纹”的形态不同,粗细与色调相差很大,还有突然断开、不连续等现象。


    塑料仿制法

    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浅黄色塑料冒充田黄,其鉴别方法为:一是外貌特征。颜色与质地较均匀,内外一致,无石皮;二是内部特征。在强照射光下内部干净、均一,无红格、“萝卜丝纹”和杂质;三是触感法。将其贴于面部有温感,天然田黄则为凉感;四是手掂法。因塑料的密度远低于田黄,手掂轻;五是刀刮法。用刀刮之,呈片状,而田黄则呈粉未状:六是热针试验。用热针触之,冒白烟,散发塑料味。


    山石仿制法

    山石仿制法指利用各种蚀变型黏土类岩石依照田黄的颜色、石形、石皮等特征进行仿制。目前,这类田黄仿制品在市场上数量最大,由于其外观与田黄十分相似,其欺骗性也最大,使不少人上当受骗,鉴别时需结合仪器与感官分析。鉴别方法为:一是测量石质。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二是观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三是观察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四是观察石色。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


    现在田黄市场鱼目混珠,收藏考验的更是心态,其实,只要我们多看,多学习相关的基础鉴定知识,多积累经验,田黄石鉴定收藏便不是想象中那么难。

  • 关键词:海大文化博物馆专家,田黄石,造假,鉴定技巧
  • 上一篇:青铜器鉴定的四种方法   下一篇:五招教你鉴别真假琥珀